广廷渤的代表作《钢水 汗水》创作于1981年,这件作品与罗中立的《父亲》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照相写实主义油画的双璧。
1981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30余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国钢铁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个时期的钢铁工人创造了历史,在他们身上熔铸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不同于许多炼钢题材作品所展现的劳动场面,《钢水 汗水》并未流于概念化,作品以极富镜头感的特写手法表现出炼钢工人的休息场景,将工人们辛苦劳作的想象留给观众。画面中,位于前方戴着口哨的工长正襟危坐,端着茶缸,橘红色的炉光映照出他宽厚的臂膀、流淌的汗水与被浸湿的背心。后面三位工人,有两人正在笑谈,另一人在仰头大口喝水。艺术家对人物表情和动作富于节奏感的处理源于现实生活中对于钢厂工人的长期观察;而在炉光下,工人的汗水透不透明、工人被浸湿的背心与皮肤贴或不贴,这些极细致的刻画,则源于艺术家深厚的造型功底与“尽精微”的表达。富于真实感与人文情怀的画面,在艺术家历时3年的打磨之下,具有了纪念碑般的庄严美感。
作家郑振铎写道:“中国人像一个钢的巨人似的,雄健地站立着,面向着红光亮亮的太阳。”中国人骨子里的“钢铁情结”在广廷渤的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而钢铁工人形象的生成,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民族视觉记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