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媒体 > 媒体报道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展出

发布时间:2025-09-05 5人已浏览

 

七星砬子兵工厂遗址图片和出土文物

 

 

 

8月30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吉林省文物局、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承办的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首次集中展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

 

特展展出文物、标本1289件,将珍贵文物、档案文献、历史影像、历史场景进行立体呈现,以物叙事、以物证史,充分展现东北抗联艰苦抗战、功垂霄壤的光辉历史,中华儿女顽强不屈、血战到底的民族血性,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钢铁脊梁和中流砥柱作用。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之间、林海雪原深处勇赴国难、英勇抗敌,在中国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特展以“密林考古—绝境苦斗—浴血奋战—丰碑永存”为叙事主线,以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依据,以密营遗址考古发现为切入点,还原密营、哨所、作战工事遗址等历史场景,再现了东北抗联将士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誓死保卫祖国的雄壮史诗。

 

展览现场对抗联遗址进行复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抗联将士的生存与斗争环境。“90后”观众吴晨说:“此次展览令人耳目一新,走入展厅仿佛走进了深山雪原。看到抗联战士住过的地窨子和用过的石头手术台,我感到非常震撼。抗联战士在这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抗战,让人十分感动。”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和木兰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是本次特展的重要支撑。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红石砬子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孟庆旭介绍:“经过5年的考古工作,我们已厘清红石砬子遗址的全貌。本次展览复原了考古发掘出的抗联半地穴式房屋。”他介绍,抗联密营包括地窨子式、马架子式、霸王圈式等多种形式,其中地窨子是主要居住方式。为应对恶劣的斗争环境和防敌侦察,抗联将士通过深挖坑、覆盖树枝与草皮的方式增强隐蔽性,虽牺牲了采光与通风,却有效保障了安全。地窨子不仅用于居住,还被广泛用作岗哨系统。孟庆旭还透露,除大量场景复原外,特展还呈现了四季环境变化的细节,让观众切身感受抗联将士在不同季节的生活困境。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抗联战士履行了他们的责任,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保护好抗联遗址,把抗联精神传承下去。”孟庆旭动情地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