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多彩乡村生活画卷
如歌时节 潘宇 作
劳作的人们、丰收的喜悦、载歌载舞的场景……日前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上,一幅幅多彩的乡村生活画卷在眼前铺开。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主办,创作者用生动质朴的艺术语言记录当代乡村生产生活的场景,参展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现了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创作的蓬勃生机。
农民画是一种源自土地、扎根生活的民间艺术。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至今,农民画以质朴的语言记录劳动与节庆、乡村与亲情,展现出广大农村丰富的生活图景。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得到全国各农民画乡及作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共收到报名作品5000余件,经严格评审,共展出作品544件,其中38件为特邀画乡的巨幅作品。
曹金根19岁开始从事农民画创作,也是第一批金山农民画培训班的学员,如今已经创作40余年。“家乡的田野、村庄、劳作的人民都是我笔下鲜活的素材,我用画笔记录下平凡的生活瞬间,将对家乡的深情与热爱融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中。”曹金根说,他如今也在创作中融入VR新技术、数字新媒介,让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谐相融。在他看来,农民画不仅需要传承,同样也需要创新,只有让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
邹青寰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本科和硕士主攻中国山水画。出于对江南鱼米之乡的喜爱,她开始尝试乡土绘画创作,并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比如散点透视,运用在乡土绘画的创作中。展出的作品《沃野欢歌话丰年》采用俯视的视角表现江南鱼米之乡欢庆丰收场景,画面中还植入了招牌灯、梅花糕、灯彩、莲湘舞等非遗元素。
“乡土绘画(农民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尤其发挥了能动作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此次参展作品呈现出诸多特色,比如主题上展现了当代中国乡村发生的变迁,描绘了农业作为“国之大者”兴旺发达的崭新局面;艺术表现上呈现出乡土绘画朴素、热烈、明朗、清新的美学共性;不同地区的画家普遍重视赓续传统文脉,活化地域文化遗产,运用民族审美资源,探索绘画形式创新,使乡土绘画(农民画)千姿百态,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