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如何从“崛起”迈向真正的“长盛”
《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番外绘本《哪吒·三界往事》封面
最近的热搜无疑是“冠军!《哪吒2》最终票房出炉!”。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密钥于6月30日到期,国内票房以154.45亿元收官,总观影人次3.24亿,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59亿元。截至目前,一些海外院线仍在热映中。上映至今已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式亮眼成绩,包括: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冠军、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
从刷新全球票房纪录到掀起文化出海浪潮,从激活产业链到重构文旅消费场景,“吒儿”的热度早已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在这场“哪吒热”背后,既有中国动画工业的崛起,也有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映射出数字时代IP开发的无限可能。
当谈论国漫崛起时,动漫人需要做什么?
在当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国漫崛起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周,以“新影像、新动画、新玩法”为主题的探讨依旧热烈,其间“国漫崛起:多维视角下的创作、产业与文化破局”这一主题交流论坛,会聚了众多动漫产业资深人士,共同深入剖析国漫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寻破局发展的有效路径。
《哪吒2》的光环之下,中国动漫的挑战依然清晰:优质内容如何精准触达目标观众?新生力量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在拥抱技术与平台变革时,如何坚守创作的核心价值与讲好故事的初心?成功的IP又如何超越短期热度,沉淀为长久的文化资产?
国漫产业一线的实践者与思考者,带来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与深度洞察:动漫研究专家盘剑教授,梳理了中国动画百年发展脉络,揭示“变”与“不变”的深层逻辑。《哪吒2》宣发负责人陈欣,分享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以“少而新”的策略建立观众期待,让幕后匠心被看见。抖音轻漫计划负责人田冻竹,解析了平台如何通过播放量已超5000亿的“轻漫计划”,降低门槛、赋能创作,助力新兴IP诞生。见证行业数十年变迁、原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常务副院长林超,以资深从业者的视角,强调“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坚持,以及讲好故事比追逐IP标签更重要的创作本心。腾讯视频星动工作室顾问佘媛媛与《雄狮少年》系列主导者程海明,则分别从平台布局与内容创作角度,探讨如何打破作品的“烟花效应”——前者通过“跨媒体开发”构建IP生态,后者以“战战兢兢选题”和“超常待机运营”深耕现实主义原创IP。wuhu动画人空间创始人王善扬表示,国漫的崛起绝非单点突破,而是一场涵盖创作革新、平台赋能、教育筑基、研究引领、产业协同的系统工程,拥抱变化是生存法则,坚守创作本心与故事力量是灵魂所在。
理念碰撞不断,而嘉宾们的分享殊途同归:国漫的持续繁荣,既需要积极拥抱技术迭代与平台生态带来的新机遇,更需要始终坚守对优质内容、动人故事和长期价值的追求。唯有在变革中坚守核心,在协作中共创未来,才能推动国漫从“崛起”迈向真正的“长盛”。
简言之,国漫破局的核心在于“守正创新”——以“好内容”为底层逻辑,通过平台生态赋能、技术艺术融合、IP长线运营及产学研协同,构建从“流量驱动”到“内容驱动”、从“短期爆款”到“长期价值”的文化生态,最终实现从“国漫崛起”到“国漫长盛”的跨越。
这场关于国漫未来的深度探讨,已为中国动画崛起之路照亮了前行的多维路径——在坚守文化根脉与艺术初心中,以开放姿态拥抱产业变革。本期选取了部分论坛实录(分享产业前沿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关心国漫未来的伙伴们,带来一些实践的启发与方向的思考。